目前三線四線城市房價上漲,主要是棚戶區改造補償大量現金造成的,拆一套房子,就可以買兩套房子,房價怎么會不漲
上個月棚戶區改造權利收歸中央,造成房地產板塊大跌,未來房價回落應該集中在三線城市,這城市本來需求就沒那么大,現在棚戶區改造暫停,會迅速回落
未來房價暴跌有哪些城市 城市名單出爐
目前三線四線城市房價上漲,主要是棚戶區改造補償大量現金造成的,拆一套房子,就可以買兩套房子,房價怎么會不漲上個月棚戶區改造權利收歸中央,造成房地產板塊大跌,未來房價回落應該集中在三線城市,這城市本來需求就沒那么大,現在棚戶區改造暫停,會迅速回落...
2017房價會下跌?
2017年是房地產的關鍵年份,這一點應該沒有疑問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房地產在2016年走出的大開大合行情,已經觸動了某些人的神經。
房地產在2016年的快速啟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穩住了經濟,但動力過猛,對于一向以“穩定”為第一要務的經濟來說,的確不合適。
但問題在于,參與房地產的不僅是他們,還有普通老百姓、開發商、銀行。
老百姓把大部分身價都壓在了房子上了,銀行靠房貸穩定業績,開發商則需要購房者來買房子。
牽一發而動全身,這種風險不得不考慮。
在多重因素交織下,2017年的房價到底會走出什么樣的行情?歷次調整的結果都是上漲 房地產商品化已近20年,歷次調整都導致了部分城市房價下跌。
房價下跌的時候,市場普遍冷清,人們更多選擇觀望,而不是抄底,也不是賣掉手中的房子。
而有的開發商愿意降價賣房回籠資金,但他們也不敢降價買房,原因很簡單,業主饒不了他們。
簡單說,每逢調整,成交量先下來,房價會微微下跌,調整過后,房價先漲,成交量再次放大,而且漲幅更甚,成交量也會更大。
一句話總結:房價越漲房子越好賣。
這一點不僅購房者清楚,開發商、代理商以及中介機構都明白,于是在賣方市場中,開發商以及志同道合者都愿意向市場傳達看多后市的信息。
在房價過快上漲的過程中,開發商及中介是有責任的。
房地產整合加速 在歷次調整中,有的開發商挺不住,不得不降價賣房或者將項目轉手給大開發商。
但從2016年開始,房地產整合加速,這一點從D價上可以看出,中小開發商如果沒有本地ZF庇護,很難在競爭中獲勝。
未來地產商們將逐步整合成兩大類,一類是全國性的龍頭房企,他們廣撒網,分散風險;另一類是區域性的重點房企,他們有著優質的本地資源,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能活得比較滋潤,剩下的房企基本上都得被吃掉。
地產商的加速整合,說實話,對于房價下跌是不利的。
船越大行的越穩,每逢樓市小年,對降價穩定業績的依賴就越低。
2017年,地產商們并不急于降價賣房,一是因為2016年業績十分出色,上市房企的財報十分亮眼,多家房企在年中紛紛上調全年銷售目標并超額完成。
二是房企在低利率下通過拍D、收購等方式儲備了不少資源,財務成本并不高。
對開發商來說,降價賣房是最蠢、最危險、最后的選擇。
降價是自尋死路,那房價會漲上去嗎?2016年房價分化已經很嚴重了,百城價格指數和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走勢,都能看到,實際上很多城市房價都沒怎么漲,資金都跑20多個熱門城市去了。
這會產生一個問題,如果房價不能繼續上漲,人們的預期就有可能分化,結果是可怕的。
這就好比幾百年前荷蘭的“郁金香”,人們突然有一天覺得它漲不上去了,接下來就是拋售了。
2016年杠桿資金太多,如果長期橫盤會導致這些資金無法解套,如此,絕大多數人都逃不掉。
在這種情況下,房價漲得越多的城市,后市就越得上漲,藥不能停。
2016年10月份以后開始的這輪橫盤期能維持多久,現在來看仍然不確定,這考驗的是購房者的耐心,開發商的業績壓力、銀行壞賬擴大的風險。
各位觀察后市走向,不僅要看一線城市成交量和成交價,還得看這些 城市在人口、城市規劃等多方面的動向。
比如北京在2017年大幅度增加自住房供給(1.5萬套),并且主要沿軌道交通分布。
2017年是關鍵年份,又是不確定性最大的年份,房地產“穩定器”的作用仍然重要,但房價上漲的的阻力越來越大。
目前占據各大地產版塊頭條的基本上都不是啥利好的消息,房價上漲的信心在一點點被消融。
如果維持目前的態勢,房價穩定或緩慢下跌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藥不能停,意外也許會來臨。
就樓市來說,希望峰回路轉的往往是最大的得利者和依賴者。
2018年7月有幾個城市房價下跌?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8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新建商品住房環比上漲的城市有65個,下調的城市僅3個,刷新了70城房價統計數據最低記錄。
數據顯示,70 個大中城市中,三亞、濟南、昆明的房價環比上漲幅度較大,此外,煙臺、宜昌和揚州的房價環比上漲幅度接近3%。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7月房價漲幅繼續上升,相比之前7月整體房價數據繼續普漲,新建住宅環比上漲城市數量為65個,下調城市僅3個,刷新了70城房價統計數據最低記錄。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此前房價下調城市最少的時候為2016年8月,有64個城市上漲,4個城市下調;2016年4月,65個城市上漲,5個城市。
分析師張波認為,從房價表現來看,7月樓市行情依然持續一定熱度,但從7月末中央**會議和8月初住建部會議透傳出的信息來看,房價在“金九銀十”大面積上漲的趨勢將會減弱,各地短期調控也將更加聚焦到對房價上漲的控制。
“從當下房地產市場走勢看,普漲局面依然存在,部分城市上漲幅度較高,預計后續調控加碼的可能性加大。
”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道。
...
房價會下降多少(三線城市)
一線城市和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走勢一致,出現了下跌,跌幅達到了0.08%。
隨后也經歷了跌幅擴大、跌幅收窄的態勢。
2011年一線城市房價下跌的特征,當時跌了8個月。
如果按這樣一個歷史邏輯看,考慮到目前一線城市成交量已經上升,那么今年跌幅也基本要沿襲2011年的走勢,要持續8個月。
如果這樣考慮,那么也基本在年度呈現跌無可跌的態勢,即出現房價上漲。
二線城市是目前救市和刺激程度最徹底的城市,主要包括限購*策放松、限貸*策放松、積極落實央行降息*策、各類刺激性的*策如補貼契稅等。
二線城市在總體上漲的過程中,以部分重點城市的漲勢最明顯,包括南京(樓盤)、杭州、鄭州(樓盤)、廈門(樓盤)、合肥(樓盤)等城市,此類城市經濟發達,過去壓抑的房價或面臨報復性反彈的可能,這個風險值得購房者警惕。
從三四線城市看,依然會面臨分化的現象。
部分經濟基礎好的城市,比如佛山(樓盤)、珠海(樓盤)、昆山(樓盤)、廊坊等城市,在限購松綁下或者各類刺激下,此類城市會在外來人口導入速度快的情況下,房價被帶動起來。
??另外一種是返鄉置業的需求,包括郴州(樓盤)(機場建設帶來利好)、金華(樓盤)(高鐵貫通帶來利好)等城市,都有房價上漲的充足理由。
而一些房價下跌的城市,依然是庫存過大、市場信心不足的城市。
最典型的就是東北部分三四線城市、西北地區部分產業導入速度慢的城市。
預測:一二線房價止跌反彈的跡象最明顯,三四線則出現分化。
部分經濟發達的三四線城市會追隨此類一二線城市,而部分經濟相對落后的城市則會有繼續下跌的可能。
2017房價下降已成定局
不知道是從哪里得出這么個安慰自己的結論。
前段時間有幾個城市鬧出來個下跌幾十幾十的事,稍微去了解一下數據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在數據和統計口徑上面摻點水,從技術手段上實現數據下跌是可以實現的,到你真掏錢去買的時候下跌,門都沒有,當然,如果跑到什么鬼城去買,或者真的有跌價。
以現在房地產行業在整個社會經濟中的地位,如果價格普遍下跌,相信你的收入也會隨著經濟環境相應減少,減少的比例甚至會更高,而房價下跌,收入上升,這個可能性基本不會發生。
如果你現在買不起房子,若個人所處的社會位置、收入都沒有變得更好,那房價下跌時,你會更買不起,這沒什么值得歡喜的。
現在*府搞什么共享房屋啊之類的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說不定將來在某種*策下或者可以買得上也未必。
對個人來說,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房子、車子之類的東西上,未免太狹隘,即便多數人都如此。
但我想,我們的人生,且不說要多遠大多夢幻,起碼是應該跨越房子和車子之類,去更遠更精彩的地方的,不然,這人生也太廉價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未來房價暴跌有哪些城市 城市名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