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啥房價漲得比工資快多了
正常來說因為房子是必須品,隨著人口越來越多,房子需求會越來越緊缺,房價會越來越貴但我們現在情況卻大然不同,,雖然現在還沒到需求緊缺的地步,但是房子的價卻是天價導致此原因的就是炒家,,,炒家以便宜夠入,高價轉賣的方式一直進行著以前大部分人有錢,都是買一套房子住,留下的錢慢慢花現在大部分人都開始懂得投資,,所以有錢人就開炒各種東西了,房子,食物,原材料之類的.有種東西叫"市場價"。
如果以前某地區的房子人人都賣1平方 1000元左右,那市場價就是1000左右但如果出現一個特殊情況:有人賣2000,,而又碰巧這個地區的單位越來越緊缺,,再碰上一個急需房子結婚用的人那就會1平方 2000元成交了。
..然后就開始了。
消息傳開了。..這區單位可以賣2000元一平方。
開始很多賣家也提價賣。
..于是慢慢的這區的房子都開始以2000元為市場價了。
然后又碰上剛才說的情況繼續惡性循環,3000,4000,5000,6000…一直如此循環下去后期炒家多了,,甚至會出現炒家買炒家的房,,,炒來炒去,,,不是用來住人的。心想這地區的房子周圍配套設施和環境好,,我有房在手不怕沒人買。
.真是沒人買的話他們也留房觀望市場。.不會減價賣出所以常出現一棟新樓銷售完了,,,但是這棟樓亮著燈的卻沒幾家。
.市場價易升不易降。
再加上房子之前都是開發商購地起樓賣的。他們起多少樓才有多少樓賣。
他們不起樓就沒樓賣。
..很難有條件壓下市場價。.并且還有商家聯手發布虛假消息什么緊缺之類的。
加快了房價的升幅而工資呢,,,工資的市場價。.那就是最低工資線如果老板需要特殊人才,,那就加高工資招人。
大企業,,中企業,,小企業,,都有他們的普通工人的工資市場價,,差距和房價比起來更本微不足道所以除了那些領導崗位,,,普通一線二線工人想買房,,一個字。..難.房子一直在交易,,,價格越來越高,,,特殊人才一直在挖,,,你挖我公司人才,,,我挖你公司人才,,,,工資也會越挖越高,,但也有比不上房價的時候最慘的就是普通工人了。
..沒人挖。.要多少有多少。
工資自然就沒什么大提升想買房,要么就提升自己的才能。
.以本事來撐高工資要么就想辦法做生意。..但是普通工人想轉做生意。
.還真是不容易例如近年廣州出了限購房,保障房之類的。.價格比市場價低,,,只有正常有需求又符合申請條件的才可以入住。
這是一件好事。.可無奈是的。
.開著寶馬的都可以入住。.什么情況不用說,大家都懂的。
由于這種房子的出現,,,很多人開始觀望。等待申請入住這類房子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交易量急劇下降的情況。
.可是房價并沒跟著急劇下降這是房地產和購房者的一場持久戰。.但明顯房地產優勢更大。
..畢竟*府出的限購房非常之有限。..只能滿足很小一部分人久而久之,,,需要購房的人還會因為等不到*府的限購房而咬牙去買房以我看來。
.想靠*府出*策壓下房價是不靠譜的。.只有*府出臺完善的*策盡量杜絕炒房者,,才能穩定市場房價然后再從其他方面提升普通工人的工資。
.日子久了,情況才會有好轉其他食物或原材料之類的。*府也必須加大力杜絕炒價行為杜絕熱錢影響人們的正常日常生活終于說完了,都自己打的。
.就當是和你聊聊心事吧。..雖然我對*府不包太大希望但還是希望物價房價的比例能恢復正常。
.安穩的過日子。
2.為什么房價總是比工資漲得快
我國是個人口大國,再加之我國已經加入WTO,外來人口也會倍增。 雖然國家進行了調控,也出臺了一些房改措施,但效果依然不明顯。 所以分析未來幾年內房價肯定還會穩中增高。 具體漲多少很難預計. 房價為什么會暴漲? 最近一年多以來,各地的房價基本上都翻了一翻,有人說這是炒作,有人說這是泡沫,我不這么認為,
試想一下,想把什么東西炒起來絕不是幾個奸商能做得到的,這一定是有著巨大的社會需求為后盾的,否則要是沒人買,你房價再漲也是每人買,房子要是真的多的買不出去自然會跌。
那到底是什么樣的需求在推動房價呢?我來告訴你,80年代初期,大批的知識青年返城后成家立業,基本上6-70年代十幾年的積累的年輕人都集中在80年代初結婚生子,而25年后的現在正是那一批獨生子女成家立業的時候了,這年頭沒有年輕人在愿意和父母住一起了,又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就是傾家蕩產也要為孩子們置辦個小家的,所以說有如此大量的社會需求為后盾才是奸商們爆炒的基礎,誰讓你非要結婚呢?結婚沒房子行嗎? 還有現在誰不想在繁華的街市里生活,也是人的思想變化,認命吧,房價短期內不會跌的。
3.房價上漲工資會上漲嗎
1、決定房價的主要因素是地價,而不是老百姓的工資。
2、老百姓的工資上漲幅度,跟不上物價的上漲幅度,就更別去談跟上房價的上漲幅度了。房價當中地價是關健因素,而土地供應量掌握在*府手中,當前*府財*大多靠土地,即土地財*,土地供應縮量,土地價格飆升,房價隨之上升 。
當然,除了地價,還有房地產開發商的操作:如捂地、捂盤惜售、虛假宣傳,加扛桿,以及中介和投機商的操控等等諸多手段也是加速房價過快上漲的因素。房價一般由六大部分組成:一、地價成本一般包括向*府土地部門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土地征用費、拆遷安置補償費、土地整理費用、土地契稅等。
土地費用占房價的比重約為25-50%左右。二、建筑安裝費是指在房屋建造過程中所發生的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工程費用,通常又稱為房屋建安造價。
如設計、招標、監理、材料施工等。建安造價一般占房價比重的25-40%。
三、配套設施費包括前期基礎設施配套費(道路、自來水、污水、電力、電信、綠化、等)和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用地內建設的為居民提供配套服務的如學校、幼兒園、醫院、派出所等各種非盈利性的公用設施和菜市場等盈利性的配套設施)建設費兩部分,同時還包括一些諸如變電站、自行車棚等室外工程等。配套設施費在房價構成中的比重約為15-20%左右。
四、相關稅費包括開發商繳納給*府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有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印花稅、房產稅、教育附加等在內的國家規定稅費,以及與由地方*府或主管部門額外征收的包括征地管理費、商品房交易管理費、大市*配套費、人防異地建設費、煤氣水電增容費、項目管理費等名目繁多的非正規收費等。稅費占房價構成的比重在10-15%左右。
五、開發商融資成本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而資金是有成本的,尤其是開發商通過借貸融資,就會產生利息支出。過去多年,一個樓盤開發過程中,開發商自有資金比例多為三至五成,其他五至七成都需要借助于外部融資。
六、開發商利潤企業都是逐利的,都在追求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