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黎黃陂路的歷史
黎黃陂路 是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的一條街道,以辛亥起義領導人黎元洪名字命名,東南到沿江大道,西北到中山大道,長604米,與兩側的蘭陵路等平行。中間與洞庭街、鄱陽街、勝利街等街道相交。
黎黃陂路所在地域于1897年劃入漢口俄租界。1900年租界當局修筑此路。在1925年以前原名阿列色耶夫街、夷瑪街,屬漢口俄租界,從沿江大道(原河街)到中山大道(原亞歷山大街)。交匯道路有洞庭街(原鄂哈街)、鄱陽街(原開泰街)、勝利街(原瑪琳街)。
1946年元旦,國民*府在收回全部租界后,命名為黎黃陂路。
今天,黎黃陂路兩側仍保留了大約17處租界時代遺留的歐式建筑。包括華俄道勝銀行舊址、俄國巡捕房舊址、中華*教信義大樓舊址、美國海*青年會舊址、俄租界工部局舊址、高氏醫院舊址、*教青年會、順豐洋行、邦可花園、惠羅公司、巴公房子、首善堂和萬國醫院舊址等。
1997年,江岸區*府建設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進行紀念。這是一條背街小路,沒有中山大道的車水馬龍,沒有江漢路的商業繁華,走在這條馬路上,依然可見的是一幢幢不同風格的建筑、房屋,只是它們比起前面那些街面的建筑來就矮小秀氣了許多,但也更加的寧靜平和,貼近了市民許多。剛剛種下的枇杷樹在曾是俄國巡捕房(1902年)的門口,迎風微顫,一幅不識舊時時光的年少模樣;那被盆花和青藤掩映的一幢錯落有致的紅色房屋,誰又能知道曾經是日偽*府的放道局的所在呢?你仔細看,從一棟辦公樓前斑駁的墻上,竟可以發現隱約可識的“YOUNGMAN~S CHRISTION AS-SOCIATION”(美國海*青年會)的字樣!當夕陽西下,暮色漸起,騎著單車回家的人們匆匆從1918年建的俄國皇親巴提耶夫兄弟的別墅旁駛過,這時你不會再為這座城市的世俗氣而厭棄,一股回家的暖意會隨著暮色蘊藉上心頭。
2.誰知道關于武漢鄱陽街的那個巴公房子的故事
每一個走到鄱陽街上的人,都會注意到這幢紅色的三角形狀的房子。
因為它與四周的建筑相比,太為獨特。它滿帶著異國風情立在道路當中,三角形的銳角部位,像一塊大礁石,將一條寬闊的馬路,河流分岔一樣變成了兩股。
其實這不過是一幢普通的住宅樓,可是因為這建筑設計得標新立異,于是它就變得非常有看相。走到這里,忍不住就想多看幾眼,心里也忍不住揣測:這是什么人蓋的房子呢?他怎么要這樣蓋呢?這幢房子,漢口人都叫它〃巴公房子〃。
巴公房子所在地是以前的俄租界。所以,這段往事我們就得從俄國人來的時候講起。
最初的俄國人到漢口來的時候,我覺得很有趣。不知道為什么,總覺得他們有些鬼鬼祟祟的樣子。
資料上說,英國人在漢口開埠之后,俄國商船在事先不通報的情況下,也陸續來到漢口。他們在這里兌換桐油、白蠟等貨物,他們語言不通,也不與官方打招呼,來來去去,只任意地裝載些貨物。
早期的俄國人就是以這樣的姿態與漢口人見面的。1861年7月,俄國駐上海領事夏德爾兼任著駐漢口領事的差事。
因為在漢口沒有領事館,為此,他們在漢口的通商事務便由美國領事代管。這關系有些莫名其妙。
直到1869年,俄國人才在漢陽設立了領事館。他們想在漢陽劃定租界,但未被批準,于是只好將領事館遷到漢口。
1903年,領事館設在現在的黎黃陂路和洞庭街交會的武漢市*教協會處,后來又遷至現在的洞庭街74號湖北俄羅斯城。
3.武漢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怎么去
到達交通:可乘559、588、598、707、711 路到黎黃陂路站下車即到。從黎黃陂路車站下車,沿黎黃陂路走,就可以抵達漢口江灘。
黎黃陂路是以辛亥革命領導人黎元洪來命名的,黎黃陂路兩側仍保留了大約17 處租界時代遺留的歐式建筑,包括華俄道勝銀行舊址、俄國巡捕房舊址、中華*教信義大樓舊址、美國海*青年會舊址、俄租界工部局舊址、高氏醫院舊址、*教青年會、順豐洋行、邦可花園、惠羅公司、巴公房子、首善堂和萬國醫院舊址等。
地址:武漢市江岸區黎黃陂路
費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4.武漢那些比較有特色的街
漢口的江漢路,青島路,天津路,黎黃陂路,蔡鍔路,山海關路,中山大道,黃石路,南京路,勝利街,鄱陽街,珞珈山街,蘭陵路,一元路,銘新街,友亦街,揚子街,合作路,洞庭街,車站路,長椿街,武漢天地,惠濟路,匯通路,泰寧街,吉慶街,江漢二路,民權路。都是正宗的老街,都是解放前建起來的街道,大部分都比曇華林更加有意境。
武昌的,胭脂路,民主路,解放路,三道街,還有武漢鍋爐廠工人住宅,就是亞貿廣場后面的紅房子,都是五十年代修的。青山,建設路,從建二到建十,都分布著大量五十年代的武鋼工人住宅區